看见那座仙岛,觉出佛光
有人说,台湾是一片充满不可思议的地方,而给这片土地带来灵性光辉的,莫过于藏匿于高雄的佛光山了。跟那些喜欢自我凝视的碧海蓝天景区不同,佛光山更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,抽着他那味儿挺浓的烟斗,微笑着告诉你:修行是一生的功课,而美,是每个人心中都有座位的东西。
绕着禅宗钻圈子,我的痴心无悔
走在通往佛光山的慢路上,每次我都忍不住在意识的边缘绕圈子,看到的不只是山,还有那些似曾相识的身影。山脚下的塌塌米观众席上,你能闻到一种熟悉又清新得不时要闯入你鼻子的香气,那或许来自仙人掌枝头爬着的铁箆锅的炊烟。如果去拜访草堂,在深山中的禅院,一层白色的垫子像云朵般铺陈,那里站着的佛像仿佛在说:真正的修行,不在于你背了多多少少的经书,而在于你心中是如何看待你所接触到的每一面镜子。
仙气缭绕之处,藏着一个潇洒人生的入口
不知是不是佛光的光辉,也照耀了我的生活,勾起了我对悠悠闲事的向往。如果你有时间,在佛光山里闲逛,寻找着心灵的归宿,也许你会在某个转角的石阶旁,翻到了一两页有关人生价值的手写日记,被丢弃在几缕出自茂树的幽香旁边。怪诞的是,这些日记里的每个字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,内容都不尽相同,却又仿佛是一篇。在我行走其中的时候,我感到,潇洒人生的入口不独特,也不神圣。它在佛光山的任何一个角落,只需要你去寻找,就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,就会打开心扉的大门。
那些飘着佛光香气的瞬间
因着某个巧妙的巧合,佛光山仿佛是被抛掷到尘世中的一片圣地,片片横竖呆立在湛蓝的海底。而我,则会想,这些盏盏灯塔般的佛像后面隐藏的究竟是一片怎样的世界?究竟又是不是心中的佛,指引你走向心中的灼热之光?此刻,我心间藏着一朵尚未盛开的莲花,佛光山的每一道阳光孕育下,我听到它的低语:当一切归于平静,生命之咒将现。
行经幽谷禅寺的那些日子
初见幽谷禅寺的刹那,是在雨后的早晨。沿着石阶往上走,雨滴似乎在每块石头上弹奏着幽微的曲调,每一最高点都像一位飘渺的禅者,矗立在茫茫的山林之间。悦耳的声音、绵延的云雾、潺潺的溪流,构成了自然之间完美的和音。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带着讲究,每一个回望和翔走都是交织着智慧与艺术的结合。我不敢轻易评判这些知识的参与者,就像我不会去追求那些仿佛失落在岁月洪流中的遗迹。在这里,每个步骤都是值得珍视的。而我只愿静坐于山间,耐心地体会这份静谧之中流淌的悠远。
那份洒脱,自带一份性灵的光芒
提起佛光山,想来必将令人不禁思索那段悠远的历史足迹。然而,在面向这些深不可测的脚下,却总是透露不出一丝傲慢的姿态。佛光山以其自然通风的理念,无间断地传承着古老而又交织着现代的禅意。我想,这种洋洋洒洒的感觉不仅在于咫尺之处的自然风光,更在于在每踏出一个崭新的步伐之后,那份洒脱就能在不经意间捕捉到的真谛中熠熠生辉。
山中翠竹间的桃源生活
若将佛光山比作一幅素描,那么山水、翠竹便成了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;若想将佛光山比作一篇记叙文,那么活生生、生机盎然的桃源生活就拔地而起。在山腰斜斜的棚屋里生活的居民,每日醒来就能看到那掩映山间的袅袅炊烟。这些絮语般的烟凝结成一片片映入人心的宁静情怀,让诗和远方变得寻常。不只山林间自然流露出的世外桃源,更有从每一人、每一物的细节处撷取的深刻,让人无数次沉入进这场没有边际的奇妙之旅。这里摆脱了世俗的纷扰,还能以最朴实的姿态让激情与生活的琐碎共存,成为心灵栖息之地的不二之选。
良心和不负理想的前行
在佛光山,推动生长的是光,照亮心灵的是光照。这里的每一片叶子都以它独有的方式展示着这个世界最美的翠绿;每一汪泉水都在倾述着和平,而空气中的清新带着药香,轻轻沁入内心,犹如一丝不可言传的安抚。这片天地,可称之为人间之仙境,它的背后,是良心与梦想的底蕴;是承诺与行动的和声。我们在此留下至诚至净的一足迹,追溯着那些带着希望出发的最初承诺,把理想的画卷铺展开来,就让两岸的风景与天际相辉映,直到遥远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