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八九凑不够十,七仙洞里守住独特美
三明多山水,自古以来便有这“闽中第一胜地”的传言,而在这山水环绕之中,藏着唯一一块半裸露的丹霞地貌——七仙洞。这弹丸之地却包罗万象,是神秘旅行者心中的圣地、是爱好自然者的天堂。避开那些扯上仙气的官方解说,这一片被山石环绕之地,其实不过是一处别具一格的自然恩惠。趁着青云直上之时,不如洗去繁杂的心思,破一下这“洞”天的神谜,探秘风光究竟何来何去。
悄悄溜进山门
不用辛苦去打听地址,沿着三明的路牌来,找找清澈无垠的小溪与茂密的绿植。简直比城市里的导航聪明多了。膝盖粘着露水,你是要悄悄溜进来,就像个小偷贼一样,试图留下咱俩的秘密。
洞内的小把戏
洞里面啊,可不仅仅有暗藏的秋千,还有地下暗河和处处小心翼翼的“时光隧道”。别太把自己当回事,要像颗西瓜籽一样轻巧地穿梭。走入深洞,连呼吸都不得不凝重,只是每前进一步,都感觉阴谋诡计更胜一筹。
进得洞去,面前出现的第一道难关,恐怕是那神秘的细雨。别怕,这神一般的存在是山石与空气间的合作成果,为洞里添份仙气,也顺便给你添点晕头转向的感觉。拿字典瞅一眼,“仙气”就该这么飘渺才是。
神秘光影,不是幻觉
别吃惊,洞壁会发光哦,那种神秘的蓝幽幽,成了三明的某种隐形标签。那不仅仅是“蓝洞”那么简单,应该说是“光影小剧场”,种种奇形怪状尽收眼底。天公又那里冷不丁随手放个电影,窸窸窣窣传来的回声,甚至有时让我不知方寸,觉得自己彻底堕入了某个修士洞府。
没有皇帝的新装,只有仙人的脚印
这洞里可没啥稀奇古怪,要说也只有一圈圈轮生的脚印。相信我,那绝对不是人类走出来的路径,而是那些很久之前被称作“仙人”的人躲在墙角偷偷留下的。我们穿着鞋跟能感觉到那种长久以来的阻力,每一步都多了一分空灵。似乎连绵不绝的仙气也沾染上我们的脚板,给了每个人的鞋一个神秘的印记。
洞中“自助餐”和“秘密小开瓶器”
说到“吃”,只要是风露塞满的洞内,当然有独特的吃食。灵魂深处小秘密孵出的仙丹传说,说不定就是卖关子的一代美食。更绝的是,总是有一两只小水虫或土壤中的朋友陪伴,顺便为你饯行。别看迷宫一般的世界,每次都像是原始社会的大食堂,这倒也给了寻仙一行不该缺席的味蕾体验。“秘密小开瓶器”指的是,不论迷路到哪里也能摸出水源。这一方土地山溪四绿,随时都能七进七出,满载而归。
七个调皮的洞仙
仙踪难觅,有点神秘主义的东西,咱们要敬畏。传说中有七位洞仙居于此山,看管各种秘闻。可惜,他们并不多话,躲在山洞里大约是要吃粥包信果。如果不是人造传说中的真实背景,这些故事也就化成虚无,自然光闪闪的光亮里藏着的就是信念。只是用怜惊奇去解析,会觉得自己稍微迷失了方向也说不定。
每个人来到这里的理由都有点奇怪
一石一笔绘不出神仙,可谁又知道,这许多走过的双腿上藏着浩瀚深意?每个远道而来的人往往自有一套怪招。有的人是为了写散文,有的只是因为那些洞壁上的微光。不管啥用动机,其实就是在与那巨大又虚无的自然呼吸相共,才保留下生命体验,未必一朝一夕悟透洞仙之妙。
七仙洞的微笑相信不是所有人分享得到
徒步那么远,见过那么多疑似传递来自仙界的电波,有时甚至像是传过古老山石的低语。对于多数人来说,这种奇妙的体验属于置身有时双限,即便普罗大众对浪漫或惊险有一种天然的猎奇心,可能对这里的每一声语息都没有真正品味。存在未必被看见,这就是七仙洞里独有的那份出其不意的微笑。
最终的告别,藏在某个声音里
转眼又要告别了,与其说文终是此,不如说一切才开始呢。记住这个小小旅程,和空灵的七仙洞有个美丽的姻缘,谁说一切一定要有个圆满,残缺中也许才能联想到更广阔的世界。
三明的七仙洞,山峰偏好的秘密居所,藏匿一整座江湖。这里没有太多教条,而是满眼风烟的画卷。静静地归来,多想一个地方在耳边回笼静谧,有时候听见山鸣谷应,赶在日落余晖下,忘记了旅途的疲惫。所以才谓之“此间洞天”。
文后絮语
希望这里充当一块铺路石,走上自己人生里的“七仙洞”。那么这篇轻狂胡言乱语,算是对灵魂的一场“相逢”。直到下次相约,对洞里山石道别,只希望握在手中的那份秘密讯息一直发酵着,满天星辰将共同见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