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遇兰州,邂逅小西湖
我是个懒懒猫,除了嘴巴,其他部位还是喜欢不动的。那天突然瞄到小西湖这个名字,小西湖?哎呀,这名字委实有趣得紧,让我这个懒猫都不由自主坐不住了。于是,便收拾收拾,背上我那久未出山的小包,准备冒险蹦跶到兰州去,找找这个小西湖是不是真这么有料。
为啥不叫大西湖?吐槽起个名的先人
小时候,我就一直有个疑惑,为啥有的地方叫大西湖有的叫小西湖?其实啥意思我并不知道,只知道那个感觉上就不太对劲。来到兰州,探访小西湖首先让我有点疑惑,我心想,这名字的设定是不是有点那个啥,啥原因呢?是不是名字越小,名气反而越大?我得深入了解一番,就知道结果了。
小西湖是真的旺还是我耳朵有问题?
咱们小西湖真么这么受宠呢?我在兰州发现,这地方散步的人,真是比天上的星星还多,有多少就剩几颗在地上蹦跶。我一般习惯是个“一个人”的动物,可是这地方的人家,不管是三五成群聊天还是放风筝遛狗,烦死人不偿命,那么紧贴我的身体和心情,我怕了怕了,这么多人,我还想做人呢!
黄昏,小西湖的独白最动人
那日黄昏,我终于找到了一块儿稍微不那么热闹的地方坐坐,旁边有人在放歌,音响的声音不是很响,但是你盯哪条绿道底座,那欢快或悲伤的曲子就能大概划过你的耳尖,直击心脏。夕阳像是喝多了酒的贵妇,慢步沉醉在酒杯里,那温柔光芒斜射进湖面,远处是一座巨大的建筑,说不好它的真正名字,只知道它是各种攻略照片上的常客,“小西湖猛男”,我一度这么称呼它。这个时刻,湖边的人们偶尔几声言语,也似乎被柔和的光线赋予了额外的情感,我不禁怀疑起自己,是不是真爱上兰州的小西湖了呢?
美食篇:走到饭点逛逛“小西湖别开生面的摆摊”
美食,大概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真爱以外让人最无法抗拒的玩意儿。在小西湖这边逛了走,奇怪的摊贩一个个罗列在你眼前,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出租自行车的摊位,然后是卖摆摆糖和棉花糖的,接着就是那些兰州经典的小吃——兰州牛肉面,烤串儿,还有兰州特有的地方小吃,比如说酿皮和暖锅,真是食指大动。你尝一口串儿,一根酿皮,周身的温度一下子就烧了起来。我暗自想:若不来这,我能体会到这到口里的幸福感是从哪里来的?
日出的光芒:加入早鸟俱乐部
说起日出,好像很多人就是不大感冒,但我正好相反,我是个对于晨光有近乎痴迷般热爱的早鸟。在一个早晨,我决定加入兰州的小西湖日出观赏队伍,这么个早起行动,对我这懒猫等级的生物而言,真是不容易。但当整个小西湖被晨光点亮的时候,我竟然还是有点感概人生。迎着阳光,湖面泛起的那一层痘痘一样的光辉,让人感觉自己好像连扫帚都会变仙,好有点飘飘然。那金灿灿的日光,像是一双大手,无私地分给了每位早起者一份温暖和力量。我在感受的同时,傻笑一下子洒了起来,这种欢快的感觉仿佛能够将我连日来的疲惫清洗得一干二净。
游客多,也得灵活玩
兰州客,当地的,祥和且直率;外地的,好奇且事物上的眼光跃跃欲试。我有时会觉得,接近午时的小西湖,比它的林荫道上遍地的招贴好玩多了。问问路边摆糖的老人,学学买狗食的老阿姨,偶然还跟小摊贩交换一包小零食,这个过程并非没有乐趣。大家边走边聊,互相分享着信息,说到的有天上人间有啥新鲜事儿,从青铜舰船说到深夜不归的传奇故事,总有听不完的精彩。
善意相伴:这里的人都好吃吧,那也不错
讲起在小西湖,与大家分享好情绪这件事,我心里总觉得莫名高兴。一个去转一圈下来,兰州本地人的待人深度,我才真正领教。走到小摊去尝一尝,不管摊主是谁,碰到什么吃的,即便只有短短几句话的聊天,一直守护我的浩荡善意就越加明显。小西湖的温暖,恐怕不仅仅在于恬静恬静,更在于人群的善良,大概这就是什么丰聚会和朋友圈里人山人海那种热情吧。
小小见解:关于兰州和小西湖
自从到兰州,我多少感觉自己还是有点对小西湖的某些部分产生亲切感。那里都市的喧嚣并未就此绝迹,但身处此地,又完全不会感觉到此起彼伏的浮躁。湖边的人们似乎有某种熠熠的光,或是俚语诙谐或是真心的交流,那都让我在如此孤立的环境里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世界。兰州的小西湖,看似不起眼,却不乏自己的小情绪和小意味。它仿佛以细嚼慢咽的姿态提示着过往的人们,从生活的琐碎里发现极为纯粹本真的愉悦和宁静。而且,还在这里能感受普通又貌似特别的动人生活。就这么个实话实说去写,我在小西湖学会的不只是关于生活的琐碎其实还可以如此美好,更是发觉了生活中原本就具备却往往忽略的部分。看来我这趟小西湖之行,还真是没白来。
尾声:偶遇这不归之地
我们都像小西湖一般,返璞归真,随性又古怪,保持着自己的温度,还有那种特别的情感。希望当所有的故事告一段落,有朝一日我们也都找到了自己的这种不归之地,好好享受一段闲散却安静,庄严又美好,孤单却自在的生活时光。毕竟在这段寻觅小西湖的旅途中,最珍贵的不是以一枚标为结尾的故事,更是我们从旅程中收获的感动和发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