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于姑苏古城的秘密角落——伽蓝寺的婉约与静谧
苏州,自古便被冠以“人间天堂”的美誉,素有小桥流水、白墙黛瓦的柔美画面。在众多的江南古镇中,苏州的伽蓝寺,可以说是一个藏匿于喧嚣都市背后的秘密角落。这篇草率“导游词”,我试着带大家进入这座独特古刹的细腻世界,探索它的婉约与静谧。
伽蓝寺的前世今生
据说,苏州的伽蓝寺是由一位不断追逐自由灵魂的老和尚创建的。据传他是个不按章法出牌的出家人,带着家中的一堆古董和几本破书,跑了数万里起了这座庙。初建之时,他将寺庙建在一个山脚的半山腰,那样可以享受四季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景色。寺内的古松和梅花长眠于岁月,树枝间撑起的是数十年的光阴和老人原本跳脱的灵魂。
尽管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时,伽蓝寺未能幸免,众多佛教艺术品与经书被毁。但光绪年间,这位老和尚又再次返寺,将它修旧若新。加上后面拨款修缮后的模样,虽简陋但不失庄重,处处透着一股惊世独立的色彩。经历千百载的时间长河洗礼,它不但没有被岁月摒弃,反而成为了一种精致的艺术品,供人赏览、回味。
穿越时空的隐秘角落
伽蓝寺是一个知晓世事的角色,它有过生民的纠葛,有过宿命的静候。在游走于伽蓝寺中时,你并不多见人潮的包围,更多的是偶尔鹤鸣于松巅,鸾唱于空谷。正是因为采用了曲折回绕的空间设计,这里成为了隐士潜心修行之地。怕做什么,随便从一座殿堂转入另一处佛龛,竟会或隐或现地突然遇见几个石刻小品,雕琢着古人生活的印记。如果是真的厌倦了浮躁的都市生活,不妨来这里坐坐,品几杯淡茶,心中便增添了几分干净,生趣盎然。
寺内各殿藏匿的故事
虽然伽蓝寺并不特别大,但各殿藏匿的故事却出奇精细,如被那些神秘摸不透的故事缠绕,令人猜测它们的动机。大雄宝殿是每个寺庙的标配,用石木搭建而成,里面供奉着佛祖,庄严雄伟的佛像总是让人们自觉谦虚。伽蓝殿供奉七尊伽蓝菩萨,据说其中头戴金色盔甲、骑着青狮的那位,是孙悟空美猴王的化身,里面还摆放一尊缩小版的宝莲灯,都让人想试着与传说中的故事相联系。而药师殿别具特色,相传在苏东坡时曾经过此庙,留下了“风吹药香,香飘苏记”之句,那滋味只能想象,原是一处令人遐想出发的雅游地。
而非溶于建筑的,是那些配殿间偶尔的一两只仙鹤。其中一只曾见过它的主人七十几年前的年轻模样,性情还挺活泼,只是白日里总也陷于沉思,盘算着少去江湖三年,说是去采些更美的花,还把药师殿小角落那棵栽得略歪的桃树折了斜。它不知道,那树下藏匿着哪一段流传于世的古脚本。
你不能错过的佳时佳景
在苏州,游人总想在那个山明水秀的城市之中“打卡”,可多天看后却总发觉,就如川梭般被人瞻仰的生活场景,怎及那山野蓬勃的生命力。
春天,万物复苏,适宜到此赏花看恩爱;说是在寺内墙角有一株红梅开了,看久了,能让你顿悟那多年情缘的不易。夏日的夜晚,不如这头的星辰远得不再是问题。繁星点点,想是觅了清凉时光,正如入《招魂》中所写的:“清凉美也,静处无尘埃,良夜无弦月映照。”秋日微凉的清晨,撞见俗世吵闹的我们,是不是就稍稍能放松,在殿内暗暗因天然而生出的斑驳光影中,滋生着“八十岁犹问道,亦固有其自我”这等种心景?冬天,山上的低温结霜,固然会让人发抖,寻一炉炭火,品一杯热茶,就仿佛想起了腊月里那些旧时光,街上女人话里汤绿,丝丝嵌着家常妙言。
寺上的文化韵味
我到过伽蓝寺数十次,每次总能有所新的发现。凉亭边一块石碑上刻的却不都是大道理,倒有一些诙谐的对白,亦或一首牵人吐血的小情歌,确实越来越觉得那些阐述为道的佛典,也多少有些“平常”的美学。
伽蓝寺,不像苏州城里那些稍稍讲些凋敝的街坊老巷,倒是有股子荡于草头间的雅致,像一篮裙入海小船,飘荡在历史的河流上,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。
你一定想去
伽蓝寺用千年的时间雕刻它独有的样子,你能不充满了好奇心地想一探究竟吗?如果只是想拿出脑子作个深蹲,晒晒阳光绕树玩玩闹闹;抑或想带着点儿期望斩断一些尘世的念头,都应是不错的选择。你或许要学会在那个低檐的门中穿越重重层层叠叠的繁花锦簇光景,想想自身在如今生活中也吹拂过的一丝静,悟悟八山九水里的禅心露。
此时记得这处静谧之桥,它庇护着无数世世代代而过的灵魂。无论你的来去,伽蓝寺,仍旧在那儿,收纳着笑意、悲情,还有无数关于苏州的传说和秘密。
最后,悄悄告诉你:如果在月光下的西厢壁角蒙古包前呆得够久,你便可能遇到那个曾老的和尚回来探访的传奇。